为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坚持预防为主,加强重大慢性病健康管理,提高基层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的重要指示,2025年7月2日,护理学院“三下乡”实践团深入北川县蔬菜社区,围绕银龄群体开展了兼具专业深度与人文温度的入户宣教和社区老年健康知识宣讲活动。
晨雨如丝,轻拂着北川的青石板路,身着青衫的实践团青年们,轻盈地穿梭于北川县蔬菜社区的羌寨巷陌。他们以双脚为尺,用心丈量着医学的温情与深度,将一份份精心准备的慢性病健康管理“锦囊”亲手送到银发群体手中。实践团成员化作春风般的健康使者,为老人们细致讲解防跌倒知识,将科学的叮嘱化作守护暮年的“平安符”;精准的血压测量数据,成为监测生命律动的“生命图谱”;精心准备的常用药品与生活物资,传递着超越物质的健康守护。更值得一提的是,成员们结合羌族同胞的实际需求,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普及当地医疗惠民政策,让暖心福利真正落地生根。




午后,社区活动室变身“生命守护学堂”。实践团成员将急救知识融入日常场景讲解,生动地演示了心肺复苏、包扎处理和海姆立克急救法等急救技能。在心肺复苏演示中,实践团成员强调“按压深度要够,节奏要稳”,长者们摩挲着布满老茧的双手,跟着节奏一遍遍练习;基础包扎环节,成员们细致操作,在互动演示中化作可触摸的生命守护技能,让理论知识更具实际共鸣;海姆立克急救法教学时,一位羌族阿婆主动扮演“模特”,在成员指导下体验动作要领,皱纹里绽放出对健康生活的热切向往。与此同时,成员还为老人们测量血压血糖,结合羌族饮食特点,耐心解答慢性病防治等问题。“孩子们想得太周到了,这些知识对我们很有用。”一位羌族老人在演练后笑着说,并期待未来有更多类似的“接地气、暖人心”的健康关怀活动走进社区。



此次活动不仅为羌族老人送去了实用知识与健康关怀,更搭建起了民族文化交流的桥粱。蔬菜社区工作人员表示:“活动充分尊重和融入了羌族文化特色,让老人们感受到了社会的关爱,也促进了民族团结。”三下乡团队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扎根少数民族地区,开展更多贴合需求的服务,以青春力量助力民族地区发展。

此次实践中,护理学子以“健康所系,使命相托”为指引——上午深入特殊家庭精准施策,下午面向社区老人普及急救与健康知识,这既是三下乡团队践行社会责任的生动实践,彰显了对少数民族群众的深切关怀,也让"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理念在羌族人民中温暖传递。
(护理学院 文/雷欣怡、伏鲜、宋雨璐 图/王丹妮、李宇 审稿人/王润娟(护理学院))